先说个暴论,中国福建舰服役后,大概率要开始经略印度洋了。而将歼35卖给巴基斯坦,就是实施这一战略的最优解。未来,赋予巴基斯坦类似中东地区以色列的空军战力,可以保障这一地区巴基斯坦战斗力对所有国家的碾压,如此一来,我们在巴基斯坦经营的瓜达尔港,就会成为一个安全的堡垒。 那么什么叫做攘东必先安西呢?说白了,在没有世界大战级别战争的前提下,中美在太平洋是很难分出胜负的。与其将资源浪费在与美国在太平洋争雄上,不如在印度洋扩展势力范围,经略印度洋的同时,经略中东,保障在欧亚大陆的心脏区域尽快将美国赶出去。 如此,美国所能依靠的欧亚大陆只剩下西部非常偏西部的欧洲。完成印度洋中东战略后,我们就可以将全部精力放在东南方向上,与老美一决雌雄了。而当下的安西策略的核心要义,无非是痛扁印度,让其不敢做老美制衡我们的力量。 两线开战是战争大忌,战略亦是如此。昔日苏联就败在这一点上。因此,我们要跟美国分出胜负之前,一定要在所有战略方向上变成我们的朋友,若无法变成朋友,那么就打到潜在的敌人服气为止 如果中美博弈是接下来半个世纪的我们需要应对的核心威胁的话,我们就需要搞清楚,跟美国博弈要想获得最终的胜利,需要达成哪些条件?或者说,我们有哪些短板需要补齐,同时,让美国的短板变得更多。 需要说明的是,当今中美在经贸层面,科技层面,甚至金融层面的博弈,都只是军事博弈或者彻底决裂后新冷战的前奏。未来两个核大国之间爆发战争的可能性虽然不大,但是陷入新冷战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,或者说是不可避免地。 回顾美苏冷战,我们发现美国击败苏联采取的策略有很多。比如经济上扼杀苏联,军事和地缘上围堵,尤其是跟中国和解围堵苏联这一招,更是战略上的神来之笔。能与曾经的“敌人”摒弃前嫌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,美国冷战时期大国博弈战略灵活性真的挺让人佩服的。 回顾二战后,美国先后在亚洲开启了两场战争,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本质上都属于代理人战争。美国人之所以打不赢,无非是中苏鼎力合作,让美国在亚洲撒野变得困难重重。后来美国人痛定思痛,决定和中国建交,本质上也是在战略上围堵苏联。
当苏联跟中美同时为敌之后,就陷入了一种战略上被包围的困境中。大家看看1979年后的前苏联的地缘格局就明白了。 首先是中东,埃及和以色列和解,苏联中东战略彻底破产,原本埃及作为中东老大,唯苏联马首是瞻,结果埃及跳反后,以色列马上对叙利亚动手,一战基本上将叙利亚打残。欧洲就更不用说了,北约力量的核心。 其次是亚洲方向,苏联在东部直面美国,东北亚则面对美日韩同盟。这个时候,中美和解让苏联彻底陷入了战略包围中。为什么苏联要打阿富汗?不还是缓解这种战略窒息感吗?战略上失败,战场上想打赢困难重重。美国打不赢朝鲜和越南战争,苏联又怎么可能打得赢阿富汗战争呢? 现如今,美国将中国当成主要的战略对手,又开始将这一战略用到中国身上。先是在年初与俄罗斯和解,企图用拉拢俄罗斯的方法,给我们在北方树立一个潜在的敌人,又拉拢东南亚,企图在南部给我们树立一个围堵封锁圈。而美国围堵中国最核心的一环,无疑是拉拢印度,通过在西南给我们插钉子的方法,吸引我们的注意力。过去几年来,中印在边境频繁交手,就是这一战略的具体体现。 从我们的视角看,美国拉拢北方的俄罗斯显然失败了,现在的俄罗斯,对外贸易的三分之一依赖中国市场。被美国踢出SWIFT系统后,金融上依赖人民币。按照当下的状态看,美国已经不可能通过拉拢俄罗斯,给我们在北方设置障碍了。 在日韩方向上,日本是个潜在的军事大国,这一点毋庸置疑。韩国则比较拧巴,因为韩国对话出口比对美国出口多得多,所以韩国经济上依赖中国,而安全上依赖美国。所以韩国虽然有时候表现比较反华,但是绝不敢真的将自己绑在美国的战车上。因此,对我们东部围堵中,只有一个相对强大的日本,还算看得过去。至于说南边的菲律宾,则是一个跳梁小丑,不过是个恶心人的角色罢了。 东南亚的情况跟韩国类似,经济上对我们的依赖非常大,而且双边贸易上远远超过与美国的贸易额。根据美国的统计,三十年来,中美争夺东南亚话语权的竞争中,美国正在逐渐失去竞争力。原因不难理解,这里经济上对中国有依赖,更关键的是国家数量众多,而且距离我们很近。其中的老挝,缅甸,柬埔寨,孟加拉国,在中美之间基本上已经完全选择了中国。泰国,印尼则比较倾向于中国。新加坡和越南虽然表面上亲美,但是越来越在意中国的态度。因此,将东南亚培养成反华围堵势力,美国也是短短做不到的。 在聊印度之前,我们先来说一下从中亚到巴基斯坦,中国西部地缘环境。在新世纪之前,中亚基本上是俄罗斯的势力范围,中国很难在中亚扩展势力范围。但是随着最近十年来一带一路给中亚国家带去的利益,以及俄罗斯攻击乌克兰给中亚国家带去的恐惧。目前中亚基本上与中国实现了战略伙伴关系的绑定。我国购买中亚的能源,粮食,帮助中亚建立基础设施,开采能源。如此一来,中亚在经济上对我们的依赖不比东南亚低。 至于巴基斯坦就更不用说了,巴铁之名不是白叫的。现在这个国家不单是我国一带一路最核心的国家之一,而且还是完全中系武器的使用国。跟中国基本上实现了从经济到政治再到军事层面的全面绑定。
我们以上聊了我国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上除了印度之外的国家,大家发现没有,目前除了东边的美日形成的势力对我们的敌意较大外,其他几个方向上,不是盟友就是战略伙伴,已经不再有敌意了。接下来,只要解决了印度这个潜在的敌对国家,那么我们地缘战略上,就可以将所有精力全都放在东南海洋方向上了。 印度这个国家比较奇葩,有大国野心,但是没有大国的实力。而且感情上因为1962年战败,还对我们心存怨念,总想着复仇。过去我们出于经济建设的考虑,对印度采取的都是怀柔的策略,在政治议题上从来不过度刺激这个国家,尽量好说好讲好商量。 虽然没有将印度变成朋友,但是好歹两国边境没有爆发大规模冲突。但是自从美国开始拉拢印度后,印度就觉得自己又行了,各种作妖行为开始频频出现。作为在南亚霸凌惯了的国家,印度大有一统南亚后,给我们找麻烦的势头。 既然喂不熟,那么不好意思,我只有打服你了。于是我们开始着手对南亚多国展开友好外交。南亚这些国家之所以看印度为霸主,主要是距离域外大国太远,国内经济建设比较依赖印度。现在我们假如,资金上,技术上设备上统统满足这些国家的要求。于是我们看到,在南亚,斯里兰卡,孟加拉国,尼泊尔等国纷纷有了印度之外的中国选择。这些国家早就苦印度霸凌久矣,于是纷纷在中印之间选边中国,印度亲手将自己的势力范围送给了中国。现在的印度,地缘格局上已经事实上处在我们布置的战略围堵之中了。 接下来,印度如果一意孤行,依然跟着美国做我们的对手,那么不好意思,接下来,我就要依托刚刚建立起来的围堵优势,痛打落水狗了。反正要达成的目标只有一个,彻底解决东南方向上地缘不稳定因素,为中美直接对抗做好准备。如果印度好说好讲好商量,那么我们自然愿意跟印度好好谈,如果印度一定要成为我们东南方向上的潜在对手,那么在应付美国之前,我们首先要下狠手解决印度这个不稳定的地缘因素。 经略印度洋是为了全面与美国博弈做准备,而武装巴基斯坦,则是中国印度洋战略最核心的一环。 为什么我强调将主要精力放在与美国博弈之前,要先将主要精力放在经略印度洋呢?说白了,在印度洋,除了一个印度还算是有点敌意外,美国在这一海域,就只有一个迭戈加西亚军事基地。而且经略印度洋的一个最大的好处,就是破除马六甲困境。我们目前的所有短板,不就一个能源吗?如果马六甲困境不存在了,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短板呢?
那么为什么我要强调将福建舰放在印度洋呢?相对于老是前出到第二岛链,与美国在太平洋搞对抗来说,福建舰是不太合适的。举个最简单的比方,假如舰载机在降落的时候起落架放不下来,这个时候是不是需要就近找陆地机场起降?请问在西太平洋地区,尤其是第二岛链以外的海域,我们有可供降落的陆地机场吗? 而印度洋就不一样了,无论是马尔代夫,斯里兰卡,东南亚国家,巴基斯坦还是中东国家,甚至是非洲国家,都可以做中国舰载机紧急状态下降落的陆地机场选择。需要说明的是,这个是需要跟相关国家谈的,不过这一区域的国家都是非常欢迎中国保持在这一地区军事存在的,他们也想制衡印度的影响力。 此外呢,福建舰相比山东和辽宁两舰,更大的好处是,自持力比较久。山东辽宁两舰出海执行任务,了不起了,也就一个多月的自持力。但是福建舰不一样,本舰队的自持力就随随便便半年时间。如果再算上在印度洋周边国家进行补给的话,福建舰常态化保持在印度洋的存在根本不是什么事儿。如果有需要可以一直在印度洋,只对舰员进行轮换就能完成。 上面说了,航母舰队经略印度洋的主要目的,就是为了打服印度。但是航母和陆上空军大国相比,有一定的弊端,毕竟一艘航母撑死了,也就是五十架舰载机罢了,就算性能先进,也不能跟一个像印度这样的国家对抗。 因此呢,尽快将巴基斯坦武装起来,给他们更高一级的空中作战系统,比如说空警500和歼35战机,就可以保持对印度的空军技术代际领先优势。按照现在印度在军火市场上所能买到的飞机,是根本不可能跟巴基斯坦装备歼35之后的空战体系对抗的。说白了,就是要将巴基斯坦培养成南亚的以色列,形成对印度的空战优势。印度的问题,让巴基斯坦去解决。而我们的印度洋舰队,则可以专注于针对美国在本地区的海上力量进行围堵。 当然,印度一直将印度看作是印度之洋,他们连美军在迭戈加西亚部署军力都敢驱赶,我们的航母去了他们自然也不爽。这个不是大问题,我们只需要在印度洋保持公海无害化长期存在就行了。如果印度看不上,他们出来挑衅,我们完全可以搞一个意外擦枪走火,在公海上给他们打沉一两艘军舰来惩戒一下他们。就印度那两艘拿不出手的航母,那点可怜的水面舰队,只要在岸基航空兵航程之外,福建舰绝对轻松碾压。
有人说美国人不会看着我们在印度洋挤压美海军的活动空间的,我们经略印度洋,他们一定会增兵印度洋的,其实这恰恰是我们求之不得的。 大家思考一下,如果将博弈的地点放在西太,咱们没有陆上基地,而且周边都是美军的基地。这些个基地部署有数百架美军各型号战机,轰炸机。但是在印度洋不一样,美军所能依赖的基地只有一个,所部署的战机数量很少。更重要的是,我们可以依托的陆上补给有很多,周边都是友好国家,在哪里不能搞补给呢? 另外一个,美军往印度洋派海军力量,等于是劳师远征。目前美军可用于部署的航空母舰只有3艘,现在凑个三航母战斗群都需要用两栖舰凑数,十年之后大概只剩下一艘了。如此拉跨的海军,你就让美军派更多的舰队去印度洋,他有那个实力吗?再一个,我们南海舰队距离印度洋那么近,本身就有70万吨的排水量吨位。随时可以向印度洋大规模增派力量。美军海上实力不行,如果再劳师远征,结果什么样? 如果美国不增兵印度洋会怎么样呢?简单说,将印度洋的制海权交给我们。如此一来,马六甲困局迎刃而解。如此,美国经营多年的对华围堵策略,最核心的一环将会首先崩坏。我国能源困局不再。更重要的是,掌控印度洋制海权后,我们经略中东,将美国势力赶出中东就会变得更容易了。 我们经略中东,我建议采取与美国同样的策略,首先在中东培养打手,之后继续维持分化的中东,并与其中大多数国家保持友好关系。目前看,我们选的策略很简单,将最先进的空战体系卖给巴基斯坦,同时将最先进的防空导弹卖给埃及。如果之后埃及继续购买我们的先进空战体系,我们也可以继续卖他埃及。这样一来,就可以在中东边缘地带,构建起两个中系武器的强悍军队。我们不追求这两个军队在中东灭了美国的打手,只要能够对其形成至战略压制就足够了。 只要中东国家不再惧怕于以色列的空袭,那么接下来,美国以打手分裂中东的战略就会破产。接下来,要博弈就是中美对手戏了。我们掌控印度洋制海权之后,还怕跟美国在中东搞堂堂之阵吗? 综合而言,经略印度洋可谓是一箭三雕,首先压制印度,解决西南地缘不稳定因素。其次破解马六甲困局,彻底解决能源运输难题,第三经略中东,破解美国在中东的布局。 我为什么这么看重中东呢?说白了,这是破解美欧同盟的关键。如果我们能够主导中东地缘格局,那么中东的石油就是我们说了算。目前欧洲卖石油,除了俄罗斯,就只有找中东。如果中东和俄罗斯同时在掌控中,欧洲在中美之间还会摇摆吗?
小结:我今天的这个思路,是来自于古代中国汉朝和匈奴作战之时,汉武帝打通西部走廊的思路。相对于正面与强大的对手对抗,如果能够在其他的战略方向上获得突破,其实是更简单,收益也更大的。 中美之间的这场全面博弈,不会那么短时间内分出胜负。根本上,两国都是个没有短板的综合性大国。所以要想彻底破局,无非是以我之长攻彼之短。我们掌控印度洋,破解美国中东战略后,美国就会成为一个北美的孤家寡人。要维持跟我们的对抗,甚至冷战态势,唯一的办法就是派出海上力量陈兵西太平洋。如此,工业实力与我们差距明显的老美,就会在接下来的对拼中逐渐落于下风。 还是那句话,找准入口,顽石可破。老美的霸权维持的根基是其海洋霸权和货币霸权。只要破了老美的海洋霸权,那么货币霸权就不攻自破了!
诚利和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